台灣海底電纜的重要性與現況
台灣作為亞太地區的網路樞紐,高度仰賴海底電纜維繫對外通訊,超過99%的國際網路頻寬透過海纜傳輸。目前台灣共有10條國內海纜連接澎湖、金門、馬祖等離島,以及14條國際海纜連接美國、日本、韓國、東南亞等地區,這些海纜可說是台灣的「數位生命線」。news.pts+3
台灣設有5個國際海纜登陸點,從北到南分別為新北淡水、八里、宜蘭頭城、台東大武與屏東枋山。主要國際海纜系統包括橫太平洋快速海纜(TPE)連接台美日韓、亞太直達海纜(APG)連接東南亞、新橫太平洋海纜(NCP)等,形成完整的網路骨幹架構。harpersbazaar+3
根據統計,截至2024年第一季,台灣對外連線總頻寬已達約8.9 Tbps,主要連接國家依序為美國(約2.68 Tbps)等地區。海底電纜不僅支撐半導體、雲端運算、金融、電商與遠距工作等產業發展,更是維繫現代數位經濟運作的關鍵基礎設施。cier
2025年海纜斷裂事件回顧
2025年台灣周邊海域發生多起海底電纜斷裂事故,引發社會高度關注。1月3日,位於野柳東北方海域的TPE國際海纜疑遭喀麥隆籍貨輪「SHUNXIN 39」拖錨損壞,該船被懷疑具有中國背景,引發國內外關注是否為「灰色地帶」行動。bbc+1
隨後1月15日與1月22日,連接馬祖的台馬3號及台馬2號海纜相繼中斷,經研判均為芯線老化所致,中華電信緊急啟動微波備援方案。此次事故與2023年2月馬祖海纜雙斷事件不同,由於備援機制完善,避免了馬祖再次陷入50天的網路黑暗期。twreporter+1
根據數位發展部說明,2025年截至9月共有3條國際海纜待修復:**北亞海纜系統(RNAL/FNAL)**於7月6日在距香港260公里處斷纜、**市通市海纜系統(C2C)**於7月分別在距枋山353公里及65公里處發生兩次斷纜、**東亞交匯1號海纜系統(EAC1)**於8月22日在距八里206公里處斷纜。cna+2
值得注意的是,網路流傳「台灣24條海纜已斷9條」的說法,數發部已出面澄清,實際上10條國內海纜均正常運作,僅3條國際海纜待修復,且均透過替代備援路由提供服務,民眾上網、通話等服務不受影響。moda+2
BGP路由協定與海纜斷裂的影響
什麼是BGP邊界閘道協定?
邊界閘道協定(Border Gateway Protocol, BGP)是網際網路運作的核心路由協定,負責在不同自治系統(AS)之間交換路由資訊,並選擇資料傳輸的最佳路徑。當使用者瀏覽網頁或傳輸資料時,BGP會考量地理位置、網路擁塞、傳輸成本等因素,自動選擇最有效率的路徑。aws.amazon+1
BGP運作機制包括三個核心功能:路由探索(BGP對等節點交換網路連線資訊)、路由儲存(建立並定期更新路由表)、路徑選擇(依據最短路徑及其他屬性選擇最佳路由)。這種分散式架構使得網際網路能夠動態適應網路拓撲變化。aws.amazon
海纜斷裂對BGP路由的衝擊
當海底電纜斷裂時,BGP路由系統會面臨以下挑戰與影響:
1. 路由自動重新收斂:海纜斷裂後,BGP會偵測到路徑失效,自動將流量切換至其他可用路徑。這個過程稱為「路由收斂」,通常需要數秒到數分鐘。由於台灣國際海纜系統採用多重備援路由設計,單一海纜斷裂時,BGP能迅速將流量轉移至其他海纜。technice+3
2. 網路延遲增加:雖然BGP能自動切換路由,但備用路徑往往需要經過更長的地理距離或更多的中繼節點,導致網路延遲(latency)顯著上升。例如,從台灣連接歐洲的海纜斷裂後,流量可能需要繞經其他洲際路徑,延遲可能從150毫秒增至195毫秒以上。twnic
3. 頻寬容量下降:海纜斷裂會減少可用的國際頻寬總量,在尖峰時段可能造成網路壅塞、速度下降,甚至出現封包遺失。對於需要大量頻寬的雲端服務、串流影音、線上遊戲等應用,使用者體驗會明顯受到影響。gvm+1
4. 單點故障風險:若多條海纜同時斷裂,BGP可選擇的備援路徑將大幅減少,可能導致部分地區完全無法連線,形成「網路孤島」。台灣網路資訊中心董事長黃勝雄指出,台馬海纜年平均損害達5.1次,為全球平均值的25到50倍,顯示台灣面臨的風險明顯高於其他地區。hakkatv+2
大規模斷纜的嚴重後果
若台灣聯外海纜發生大規模斷裂,影響將遍及各領域:商業經濟活動方面,雲端服務、金融交易、電子商務將受到嚴重衝擊;民生通訊方面,LINE網路電話、社群平台、串流影音等服務可能中斷;產業運作方面,高度依賴國際資料傳輸的半導體、科技產業將面臨營運困難。即使擁有封閉專用電路的金融、醫療、軍政警消等領域,隨著系統逐漸網路化,未來受影響的層面只會更加擴大。tfc-taiwan+1
海纜斷裂的成因與修復挑戰
海纜損壞的三大原因
海底電纜斷裂主要有三大成因:第一是天然災害,例如地震、海底山崩、海嘯等。2006年台灣恆春7.6級地震造成9條海纜21處故障,派出11艘船花費49天才完全修復。第二是意外損壞,包括漁船拖網捕撈、船舶拖錨、纜線老化等,這是最常見的斷纜原因。第三是人為破壞,近年台灣海纜頻遭疑似中國相關船隻破壞,被視為「灰色地帶」作戰手段。cna+5
監察院報告顯示,2019至2023年台灣國內海纜發生外力破壞或受損共36件,每年平均約7件,2023年更高達12件,創下歷年最高。特別是台馬海纜多次遭中國漁船或抽砂船「勾斷」,以及中國籍「權宜輪」疑導致TPE跨國海纜、台澎3號海纜受損等案例。news.yahoo+3
海纜修復的複雜流程
海底電纜修復是一項高度專業且耗時的工程,主要流程包括:
1. 故障定位:使用光時域反射儀(OTDR)測量斷點距離,推算海圖上的故障位置。showipprotocols-tw.blogspot
2. 調派維修船:全球海纜維修船數量有限,即使以30節高航速航行,時速仍不到60公里,抵達現場往往需要數天。indsr+1
3. 打撈與切斷:維修船使用海底拖曳勾爪或水下機器人(ROV)找到斷纜兩端(A端和B端),並在適當位置切斷。powerinstall+1
4. 熔接新海纜:將B端熔接到新的替換海纜,再將整段新海纜佈放回A端,最後完成A端熔接。showipprotocols-tw.blogspot
5. 歸位測試:熔接完成後,將海纜沉降至海底,進行通訊測試確保正常運作。showipprotocols-tw.blogspot
整個修復過程通常需要數週至數月不等,視海象條件、維修船調度及斷點位置而定。台灣目前缺乏自主海纜維修船隊,完全仰賴少數國際海纜船前來搶修,修復時效性受到限制。moda+4
台灣的因應策略與改善方案
政府推動的強化措施
數位發展部於2026年規劃推動「三支箭」強化海纜韌性:
1. 預警系統升級:擴大船舶自動識別系統(AIS)整合應用,接入更多海纜業者,強化早期發現、早期預警機制。針對高風險區域,要求船舶必須開啟AIS,即時掌握海纜周邊活動。news.pts+2
2. 加速維修機制:研議補助機制,協助業者儘早完成維修、加速復原,將影響降至最低。學者建議台灣應建立自主海纜維修船隊,參考海洋調查船隊營運模式,以國家資源維持1至2艘海纜鋪修船。technews+2
3. 多元備援建設:推動不斷電海纜與多元備援設計,並以離島環狀備援作法提升關鍵節點的容錯能力。數發部已補助中華電信建置台馬4號海纜,預計2026年6月完工,增加通訊路由、分散風險。eettaiwan+3
法規強化與執法效能
行政院於2025年9月通過「海纜七法」修正草案,將通訊、電力、天然氣等各類海底電纜與管線全面納管。故意破壞海纜最重可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,若情節嚴重者,還可處無期徒刑、併科1億元以下罰金,同時增訂沒收犯案船隻的規定。news.pts+1
草案也強化船舶管理,明定來往船隻必須開啟船舶自動辨識系統(AIS),減少暗船數量,提升海上目標透明度。2025年6月,台南地檢署首次對破壞台澎3號海纜的中國籍船長提起公訴,成為台灣第一起因破壞海底電纜遭起訴的案例。twreporter+1
備援通訊方案
台灣已建立多層次的通訊備援機制:
1. 微波通訊系統:數發部透過「普及偏鄉寬頻接取環境計畫」補助中華電信擴充微波容量至12.6 Gbps,高於馬祖地區平日流量高峰9.5 Gbps,作為海纜的主要備援。news.pts+2
2. 衛星通訊網路:透過「應變或戰時應用新興科技強化通訊網路數位韌性計畫」,已於連江地區完成9個非同步衛星站點建設,全國布建約770個點的衛星通訊設備,供政府指揮體系與救災體系使用。esg.businesstoday+2
3. 低軌衛星應用:積極布局低軌衛星通訊,包括Starlink、OneWeb等系統,提供車輛、飛機、船舶等移動載具寬頻應用,以及手機直連衛星、衛星物聯網等窄頻應用。根據統計,2023年全球衛星市場達2,850億美元,低軌衛星產業成長快速。bnext+2
4. 多重路由備援:國際海纜系統均採用多重備援路由設計,當單一海纜斷裂時,BGP路由會自動將流量轉移至其他海纜,確保服務不中斷。technews+2
保護海纜的實體措施
學者與專家建議採取以下實體防護措施:
1. 設置海纜保護區:於50公尺等深線近岸水域內的海纜兩側500碼安全距離設置禁制浮標,嚴禁船舶拋錨、拖錨、抽砂、拖網捕魚等行為。屏東地檢署已與海洋委員會合作,創設「海纜安全聯防地區協調平台」。oac+2
2. 深埋海纜技術:新鋪設的海纜在近岸50公尺等深線的淺水海域,應深埋於海床底土10公尺之下,避免遭船舶錨具或漁網破壞。indsr
3. 強化監控系統:建立近岸區域海纜監控哨所,運用科技手段加強觀察、取證、通報及取締違法船舶。海巡署已加強24小時巡邏及監控列入黑名單的可疑船隻。ipdefenseforum+2
4. 國際合作機制:加強與歐盟、北約等國際組織的合作,建立資訊共享與聯合執法機制。參考歐洲國家處理中國船隻「伊鵬3號」破壞海纜事件的經驗,強化威嚇手段,要求登船調查並追究責任。gvm+1
建構數位韌性的國家戰略
海底電纜是台灣的「數位生命線」,承載超過99%的國際網路流量,支撐著經濟、民生、產業運作。面對近年頻繁的斷纜危機,特別是疑似「灰色地帶」作戰的人為破壞,台灣必須建立全方位的海纜防護與應變體系。
透過法規強化(海纜七法)、技術升級(AIS預警系統)、備援建設(微波、衛星、新海纜)、實體防護(保護區、深埋技術)、國際合作(情資共享、聯合執法)等多管齊下的策略,台灣正逐步提升通訊韌性。BGP路由協定的自動備援機制雖能減緩單一海纜斷裂的影響,但面對多重斷纜或惡意攻擊,仍需建立更完善的防護網。
未來台灣應持續投資海纜基礎建設,建立自主維修能量,並整合衛星通訊、低軌衛星等新興技術,形成「海纜+微波+衛星」的多元異質備援架構。同時強化公私協力,結合政府、電信業者、海纜運營商與科技業界的力量,共同守護台灣的數位安全與經濟命脈。
專業網路服務,守護您的數位資產
在數位時代,穩定可靠的網路基礎設施至關重要。letwebs.com 提供專業的WordPress網站開發、WooCommerce電商解決方案、伺服器管理與網路架構諮詢服務。
我們深知網路韌性的重要性,為客戶打造高可用性的網站架構,包括CDN加速、備援機制、資安防護等完整方案。無論您需要建立商業網站、電商平台,或是尋求專業的網路技術支援,letwebs.com 都能提供量身訂製的解決方案,確保您的線上業務穩定運作、持續成長。
立即聯繫 letwebs.com,讓專業團隊為您的數位事業保駕護航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