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鍵字:蝦皮抽成、1688 批貨、客優雲 ERP、蝦皮廣告 ROI、Shopee 賣家獲利


1|1688+ERP 全自動鋪貨,價格戰被機器無限放大

  • 透過 客優雲 ERP 等跨境工具,只要在 1688 選定供應商,點兩下就能把商品圖、文案、規格「整批搬運」到蝦皮店面,系統還能自動翻譯、改價、加浮水印。(keyouyun.com, keyouyun.com, m.amz123.com)
  • 機器 24 小時不休息,一天鋪上百款並自動調價,只要有人降價,它立刻比你更低。
  • 結果: 手動經營的中小賣家無法在「鋪貨速度+最低價」賽局取勝,毛利被擠到只剩 3%–5%。

2|抽成節節升高,官方 Take-Rate 已站上雙位數

時點市場基礎抽成交易手續費平台服務費合計最低占比
2023 Q1新加坡5.45 %2.18 %7.63 %
2025.3 起新加坡7.63 %3.27 %3.27 %(回饋賣家)14.2 %
2025.6 起馬來西亞 & 台灣跨境5 %–6 % → 8 %–10 %2 %–3 %1.5 %–3 %≥12 %

資料來源:Shopee 公告與物流代理彙整(reddit.com, forestshipping.com, duoke.com, seller.shopee.com.my, cube.asia)

  • 即便不參加「免費運費」「回饋金」等加碼方案,單筆訂單至少被抽走 12%–15%
  • 若屬服飾、美妝等高退貨率類別,淨利幾乎歸零。

3|廣告改版後「錢灑出去、流量進不來」

  • 2024 底蝦皮推「全站推廣」取代舊版自動投放,取消關鍵字報表,賣家無法精準關閉表現差的詞組,導致 ROAS 斷崖式下降。(blog.udn.com)
  • 多位台灣賣家實測:
    • 關鍵字轉換率從 3.8 % → 1.6 %
    • 同樣日預算,點擊量增加 22 % 但成交只增 3 %
  • 廣告費成了「水上漂」,高抽成 + 高燃費雙重夾擊,最後只能跟著自動調價再砍毛利。

4|三股力量疊加,賣家獲利公式變成「負成長」

淨利 = 售價 –(進貨成本 + 蝦皮抽成 + 廣告成本 + 物流補貼)

  • 進貨成本:ERP 放大競價→價格被壓到剛好覆蓋貨款
  • 抽成:≥ 12 %
  • 廣告:2%–8%
  • 物流補貼:1%–3%

=> 只要售價不是高於 30% 毛利的獨家品,就容易「做多虧多」。


5|下一步能做什麼?

  1. 品牌化 + 官網轉單
    • 用蝦皮當流量池,只賣少量搶眼款,引流至獨立站成交,抽成立即下降。
  2. 差異化選品
    • 避開 1688 同質化爆品,改做微客製或組合包,削弱機器鋪貨優勢。
  3. 廣告多元化
    • 把預算挪 30% 到 TikTok、FB Reels,以內容取代 CPC 搶量。

結語

1688 全自動鋪貨 + 平台費率攀升 + 廣告效益下滑,三大結構性力量正把蝦皮變成「只剩流量、沒剩利潤」的戰場。想從蝦皮畢業,就必須走向 品牌、自營流量與差異化供應鏈 這條更難卻更長久的路。

(本文引用之數據來自 Shopee 官方公告、Cube Asia、Forest Shipping、UDN 專欄與客優雲官方教學等多方公開資料。)